中国古美术及其域外传播专题交流研讨会召开

作者:杜嘉伊 时间:2024-12-05 点击数:

2024121日下午,湖北美术学院“中国古代美术研究中心”中国古美术及其域外传播专题交流研讨我院A11-308举行,此次活动由《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艺术人文学院联合承办。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仲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张建宇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杨贤宗教授,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执行主编、中国古代美术研究中心主任沈伟,副主任何慧斌,副主任余其彦,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徐盛,以及艺术人文学院李珊、耿纪朋、左奇志、徐丹丹、程国栋、刘文文、刘晓畅、洪玲、辛宇等师生共同参加了座谈。活动由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执行主编沈伟主持。

undefined

“中国古代美术研究中心”是在中国共产党新时期文艺方针政策指引下,在湖北美术学院的领导下,以“聚人才,促成果,推进科研,回馈教学”为宗旨,采用学术指导委员会与研究中心相结合的组织方式,立足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充分挖掘中国古代美术本体内涵,精研诠释古代画学、书学文献,从事器物及古代美术遗存研究的学术机构。座谈中沈伟教授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的目的随后各专家围绕中国古美术及其域外传播”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undefined

会上,仲威教授将核心议题聚焦于中国碑帖鉴藏史的领域,特别是针对安思远这一国际知名收藏家的碑帖收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他还以《波士顿莱溪居所藏翁同龢碑帖管窥》为题,举办了一场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深入探讨翁氏家族书画收藏与鉴藏历史。

undefined

张建宇教授则是聚焦于宋元时期中国、日本与高丽之间丰富的美术交流,深入探讨了这一历史阶段三国间艺术风格的相互影响与融合,揭示了跨文化交流中美术作品的独特价值与深远意义。在随后的讲座中,张建宇教授以《丝路交流视域下的云冈石窟叙事性浮雕》为题,介绍了云冈石窟现存的北魏时期本生、佛传等浮雕图像。

undefined

杨贤宗教授深入探讨了西方美术史方法的时代特征与适用性。不仅分析了这些方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演变,还细致剖析了它们在当代美术研究中的实际效用与局限性,为美术史研究的多元化视角和方法论提供了深刻的见解。杨教授的论述,既是对西方美术史研究的深度挖掘,也是对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一次有益探索。

undefined

学报编辑徐盛对三位老师关于中国古美术及其域外传播议题的研究工作表达了充分的认可与赞赏,并对三位教授的学术成果为《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的重点栏目建设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厚学术价值表达了感谢会上,其他老师与学生代表也就自己专业领域中的疑惑或感兴趣的方向同现场专家进行了交流。

undefined

最后,沈伟教授就三位老师所探讨的议题,发表了对于中国古美术及其域外传播的深层见解,并借此次学术研讨之契机,教诲学生们在中国古美术的领域中展开研究时,需秉持深远的学术视野与前瞻性的思维格局,方能洞察其精髓,引领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3315号